冈崎城。
“主公,根据情报,今川氏真在骏府城被攻破前,就已经逃入了远江挂川城。和其一起的,还有他的妻子和朝比奈泰朝、鹈殿长照。”服部半藏跪伏在地上恭声说道。
“嗯……这么说,武田家距离攻下骏河已经不远了吗?”松平家康闻言摸了摸下巴嘀咕着。
“按照武田家的攻势以及目前关东那边的局势,恐怕武田信玄已经开始扫荡骏河诸多地方,甚至已经派人进攻远江了。”酒井忠次想了想说道。
“主公,既然如此,我们立刻出兵远江吧!”大久保忠世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殿下虽然没有明言,但按照他一直以来的态度,只要本家能够攻下远江,那么远江必定是属于本家的封国,如此一来,主公将超越清康公,开创松平家全新的时代!”说到最后,大久保忠世已经激动了起来,或者说不单单是他,许多家臣听到这番话也变得激动起来了。
如今那些诸如鸟居忠吉等松平家的三代元老已经全都隐居了,可以说目前松平家康的家臣绝大部分都是他继承家督之后招揽的家臣。这些人,显然对于超越历史,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这件事情非常振奋。毕竟,将领国扩充到远江,就算是松平清康也未曾做到过的说。
虽然松平家从独立的大名变成了织田家的家臣,但就算如此,还是让他们非常的兴奋。
只是对于大久保忠世的话,松平家康只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石川数正问道,“数正,你觉得呢?”
闻言,石川数正淡淡的说道,“按照殿下的意思,是优先劝降今川家,如果今川家不愿意的话,才武力征服。”
“但如此一来,本家不就失去了扩大领国的最好机会了?!”大久保忠世闻言立刻反对道。他的想法很简单,如今松平家的领国在三河,西边是伊势,北边是尾张,难免是大海,唯一可以扩张的地方只有远江。如果今川家降服织田家的话,那么松平家就没有任何能够扩出去的领土了。
话音刚落,石川数正还没有开口,酒井忠次就轻咳两下说道,“诸位,领国的事情,我想诸位并不需要担心。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封地完全不相邻的情况,虽然战乱时期这种情况会很难办,但等到和平来临,这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不错!只要本家在统一天下的阶段能够建立巨大的功劳,主公是不会吝啬于封赏的。”松平家康附和道,“我想,应该没有人不相信织田家无法统一天下吧?”
闻言,诸多家臣缓缓的点了点头。如果说一开始降服于织田家时,绝大部分的松平家家臣都非常不甘心的话,那么在织田义信帮助松平家平定一向一揆后,所有人开始变得慢慢接受起来。而如今,绝大部分的松平家家臣基本上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就算不能接受的,也不会在人前提起。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如今的织田家实在太强了,强到就算如今被许多势力包围宣战,他们也没有任何的慌乱。二一点,就是松平家在成为织田家家臣之后,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虽然织田家并没有支援松平家太多的钱财,但很多东西,好处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些能够看到的东西。而实际上,在如今这个乱世之中,和平,就意味着快速的发展。而如果没有织田家,松平家绝对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这一点不管是松平家康还是那些家臣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而至于织田家能不能一统天下,这一点他们真的一点怀疑都没有,虽然听起来有些自吹自擂,但实际上所有松平家或者说织田家的家臣都是这么认为的,统一天下,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毕竟,如今的织田家有强大的家臣团,数量恐怖的部队,秒杀几乎所有势力的经济,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能统一,那简直就是在说笑。
最简单的例子,长岛一向一揆近10万人,可到现在压根就没有什么人去理会伊势那边,并不是他们不关心,而是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什么好关心的,反正那些人根本不是织田义信麾下军团的对手。所有人都相信,当织田义信抵达伊势后,那长岛一向一揆用不了多久就会别消灭,唯一能够猜测的,只有织田义信是用什么办法消灭那群人的。
看到众人沉默了,松平家康这才说道,“既然如此,数正,就由你前往挂川城询问一下今川家的态度吧。想来,以今川氏真以往的态度,他们是不会反对的。”
松平家康很有信心,因为之前他奉命前往骏府城祭拜寿桂尼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今川氏真对织田家态度的改变。而这个改变,正是今川家服软的信号。
而且,松平家康也不是没有私心,一旦劝降今川家,那么当武田家和织田家为敌的时候,第一道屏障就是今川家而不是他松平家了。虽然这么说有些涨他人威风,但松平家康不得不承认的是,单靠松平家,就算占领了远江,也很难挡得住武田家的进攻。
另外,劝降今川家,毫无疑问是一件非常大的功劳,尤其是考虑到今川家和织田家历史上的恩怨,恐怕还会有更多的封赏。不过,松平家康并没有忘记劝降今川家之后的那些事情。
“忠次,现在开始开始进行军备,不管今川家是否愿意降服,用不了多久本家都将要进入远江。”松平家康沉声说道。
“是!”酒井忠次闻言,表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自然听出松平家康的潜意思。武田家,虽然不想面对,但却不得不面对的强大势力。
看到酒井忠次那严肃的表情,松平家康又笑道,“放心吧,如果武田家真打算和本家为敌,那么殿下肯定会派来援军的~而且极有可能是父亲大人亲自前来。”
:。:
( 战国修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