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校尉也都卖力,各科之间,隐隐都有竞赛的意思,几个教官都不肯服输,所以争得也厉害,受了气,便地练校尉,下次再把场子寻回来。
步兵校尉虽然人数多,可是占的校场反而不如马军,近四千人在一起,站队的站队,走步的走步,还有分队对阵的,都是在沙地里,各拿了棍棒,由教头先与大商量好战术,随即入场厮杀。
这种打斗,虽然不致命之虞,可是挨了几棒子,也是吃不消,铁打的身子也有受伤的时候,立即便有同伴将他们抬到护理校尉那边的院子去,敷些伤再继续练。
学堂里枯燥得很,更是少见人,护理科那边的校尉都是的,惹得许多人故意受伤,也要让人抬去享受下那柔荑在伤口包扎的滋味,因此对阵起来都很拼命,大有一副大爷就是要挂彩,向我开炮的意思。
沈傲直接步行到军法司那边去,跨进槛,便看到几个博士正在处置一个迟到的校尉,那校尉笔地跪着,动也不动一下,后头两个执法校尉也不按住他,拿了竹片,径直打他的背脊。
博士们见到了沈傲,现在也不好来打招呼,只是朝沈傲颌首点了下头,等把人打完了,一个博士拿着一张记事的纸片对那犯事的校尉道:“朱,你知错吗”
“回禀大人,卑下知错。”这叫朱的也气,后脊打出一条条痕迹,几处被竹片刺刺破了皮,殷红的流得一塌糊涂,却是连吭也不吭一句声,便朗声回答博士的问话。
博士满意地颌首:“你犯的是什么错”
“卑下早时耽误了半柱香,往后绝不再犯。”
博士用笔在记事的纸片上记录了一下,打了个圈,随即温言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以后莫要再犯,归队去吧。”
这叫朱的如大赦,立即穿了衣衫站起来,朝博士顿了下脚道:“遵命。”说罢,飞也似地旋身要逃”回过头时恰好看到了沈傲,不由地迟疑了一下,脚步也迈不开了,顿足道:“见过司业大人。”
沈傲朝他颌首微笑道:“归队去吧。”
朱这才咂舌,悻悻然地跑开。
博士们想不到沈傲这个时候会来,立即过来见礼,沈傲压了压手,淡淡笑着道:“客气,本王不虚礼的。”说罢寒暄了一阵,那边胥吏已经奉了茶来,沈傲喝了一口,眼看早就要到点了,对一个博士道:“把几个教官叫来,本王有话要说。”
博士点了个头,立即去了,过不多时”韩世忠、周处和马军教官李清、护理教官王弼鱼贯进来,朝沈傲一齐行了个礼。
马军教官李清据说是西夏王族,后来在王族争权中被人设计屠了几个族,不得已,只好逃往种相公的军中,种相公那边见他带来了数百个部众,也不敢擅专,立即呈报上去,朝廷原本还有疑心,后来细作那边确认了李清几个族被杀,这才放下心,让他带了部众到边镇藩司任了个副指挥。
他这样的王族,虎落平阳,虽然大宋这边愿意结纳,终究还是有些顾忌,所以做了八年的副指挥”竟是不得寸进:沈傲点人的时候,查验了弓马娴熟的将领,倒发现这个李清是个有些本事的人,多方打听,才知道李清曾在西夏马军中担任过统帅,对马军的战法和战马的习最是熟悉不过。在藩司那边,因为直接管着一队马军放出做斥候,也极擅突袭,迂回等战术,立即将他点了来,让他做了这马军教官。
来汴京之前,李清还当是宋庭对他不放心,故意让他离自己的族人,要在汴京软禁,心已沉到了谷底,却也无可奈何,只好上路:谁知到了兵部那边点卯,竟是许多人来道贺,一下子也是狐疑,等到打听一下,才知道这武备学堂的厉害,真真是惊喜无限。
来了这武备学堂,直接委了个教官,从前一文不名的王族,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这个时候大宋的马军,也只有藩司那边还有点战力,可是按着武备学堂的初衷,将来大宋要以这些校尉为骨组建一支锐兵,这么一想,李清便明白,自己的系何其重大。来了这大宋,非但是边镇那边的汉将,便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属于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可是今次,他倒是有了几分融入感,像他这种故国不能相容的人,能受到这样的器重,自然生出感。
接着便是练再练,练得多了,李清发现,自己和校尉并无不同,更是融入进去。这个时候蓬莱郡王过来,李清朝沈傲行礼时,投来的眼眸略带感。
至于那护理校尉王弼则是个从宫中来的御医,通医道,最擅的是治疗外伤,之所以点他,是因为他在太医院中年纪最轻,上阵杀敌,途跋涉必不可少,若是请来的是个老先生,最后是谁救谁还不一定呢
众人分别坐下,沈傲开见山道:“宫里口谕,叫我们立即查抄各处清馆,但凡有清谈误国,涉及到天秘事的士子,尽皆拿起来。你们先去布置一下,待会儿带人出营。”
四人立即站起:“遵命。”沈傲又道:“这一趟带武器,宴手去就行。
而后又嘱咐了几句,四人才各自准备去了。,但凡是官做到一定的地步,少不得要结一下士子,当官的护翼这些士人,既可获得美名,另一方面,又可让士人为他造势和拿些主意。而这些士人入京,既可以随时参加科举,也可先谋一条生路。
就比如这jia部尚书程江的上,就专辟出一个文清阁来,专供各方名士前来喝茶谈诗。
程江从前是钦天监少监,实在算不上什么重要的人物,只是近几个月一飞冲天,一下子做了吏部尚书,这就让人大跌眼镜了。其实钦天监少监,说起来好歹也是三品大员,一下子跳到二品,也算不上什么平步青云。可是谁都知道,从钦天监到吏部,便是去做个主簿,都是占了便宜,算是高升,一下子了天下官员的首领,还不是炙手可热,叫人羡慕
有知道内情的,都知道程江走的是xx和蔡太师的路,据说是xx自向蔡太师求的情,蔡太师那边连续提名了两个人选,都被中书省那边否了,后来提出这个程江,中书省一下子没了词,一来程江实在算不得蔡京的铁杆”二来连续否了两次,宫里也在催促人选,若是再摇头,也说不过去。
就这样,程江一下子了整个汴京最炙手可热的几个人之一,县官不如现管,人的心意决定了官员的考评,更是影响到升降,谁不知道里头的厉害
所以程江的清馆,最是热闹,非但有士子,更有不少京官参与,大在这里喝着茶,议论些诗词”或是随口说些政务,清闲自在,又可相互吹捧一下。
有时候程江也会过来坐一坐,这个时候就更热闹了,人人争先,都是一番道理出来,便是希望得到尚书大人青睐,好谋个出路。
过了正午,大用罢了饭,仍旧是聚在一起,来的人还是不少。足足一百来个,有各部堂的官员,还有一些近来出风头的士子,偶有几个已经致仕,闲来无事的官员也来坐坐。
下头的丫头风姿绰绰,一个个给诸人端了茶,而大都是目不斜视,十足的君子风采。
清馆里有清馆的规矩,大都低头先喝了茶,却都不说话,先看向在座的一个中年。这中年生得颇为俊朗,穿着料子极好的圆领儒衫,戴着个圆帽,一双的手仍捧着茶盏不放,神韵之中,清新俗,一双如锥入囊的眸子左右顾盼,却又不会让人觉得轻佻,反而有一种发自身体的庄重。
这人叫苏凌,是京东东路人士,据说是京东东路第一名士,为人慷慨,作出一手好诗文,也甚为清直,就比如前次沈傲回京,大都呐呐不敢言,是这苏凌第一个战出来,其风骨,真真是让人肃然起敬。更别说他虽是屡屡不中,可是各的大人,都是三天两头地叫人拿了名刺过去请他到上叙话,苏凌却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肯去,有时人自来请,也都让人吃了闭羹。
整个汴京的高官,都以能请到苏凌为荣,再加上这苏凌虽然结的高官极多,却从不向他们索求什么,只是谈些诗文,下下棋,论论画,偶尔在人里留饭,下一趟也一定请回去,绝不肯占人便宜。
既有才学,又有风骨,再加上无心名利。三者结合起来,苏凌的名气更是越来越大,许多人奉之为楷模,就比如今次在清馆座谈,苏凌肯过来和大叙话,已有人荣幸之至。所以在座的人有的已是入朝为官”有的年纪不,却都是以苏凌马首是瞻,苏凌不先开口,大也都不好说话了。
苏凌慢吞吞地喝了口茶,淡淡笑道:“今日来时,听说蓬莱郡王在朝中指斥御史大夫,那言辞当真犀利,偏偏这卢大人也是沽名钓誉之人,原以为他也是个清流名士,想不到人品竟是这般。”苏凌叹了口气,才是从容道:“落到草职这样的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
只是苏某与他,毕竟还有几分情,他既要回泉州老,少不得要责送一送。”
在座的士子不由一愣,有人道:“苏相公,卢林无君无父,与豺狼无异,这样的人,还和他攀什么情”
许多人纷纷颌首,都觉得有理,更有人劝道:“苏相公的高洁,我等岂能不知与那姓卢的走得太近,只恐祸及自身x。”
苏凌只是笑,先是谢了大的好意,才慢吞吞地道:“卢大人与学生,从前也是相知的,他的经义文章做得极好,笔锋让苏某望尘莫及。苏某多次讨教,也承他不弃,获益良多。这份恩情,苏凌岂能无动于衷”随即话锋一转,又道:“可是卢大人不忠不孝,这是他的罪过,苏某看破了他的为人,也有割袍断义的心思,可是转念一想,恩是恩,大节是大节,苏某心中遗弃他的品格,可是这恩义,却不能不报,至少临到走时,相送一下,也是人之常情。但愿他此番吃了教训,从此洗心草面,到时若能再见,苏某一定倒履相迎,再向他讨教。”
这一番话说出来,立即引来一片叫好,有人道:“苏相公恩怨分明,有先秦君子之风,与苏相公一比,我等反而浅薄了。”
更有人道:“卢林已为天下人所恶,独有苏相公敢为天下先,仍与他叙旧,这样的知心朋友,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再者卢林虽是犯了大节,难道就没有幡然悔悟的一日吗苏相公不辞劳苦,盼他改过自新,亦是苦心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