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续的突破作战之中,为了消灭日军反坦克步兵小组,以及反坦克炮阵地。【最新章节阅读】在右翼一个方向,一次突击之中就集中了两个一零七火箭炮连、一个一二二火箭炮连,一口气打了七个齐S。
配属的两个一五零榴弹炮连,五个一零五榴弹炮连,四个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连,三个一百二十毫米重迫击炮连,则在一线炮兵引导员的引导之下。也采取了弹幕S击,层层掩护坦克和步兵部队向敌军纵深突进。
密集的炮火将日军整个右翼防御纵深,从三公里至十余公里内炸成了一片的火海。而航空兵也从其他方向,抽调了一个轰炸机中队,对一百师团右翼阵地纵深采取地毯式轰炸,以掩护地面部队的突破行动。
在地面炮火和航空兵的全力掩护之下,侯国忠后续调集来的坦克部队,掩护抗联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团,并加强的两个七十六毫米自行火炮连,以及两个自行高S机枪连配合,重新发起攻击。
考虑到第一轮的攻击,日军步兵反坦克小组,对抗联的坦克威胁极大,专门调整了坦克的作战方案。每一个坦克连都加强了一辆四联装自行高S机枪,以及一门七十六毫米自行火炮。专门负责压制日军的反坦克火力点,以及压制日军步兵反坦克小组,并配合步兵向敌阵地攻击。
同时在后续突击之中,侯国忠调往前线的这个机械化步兵团,装备了是眼下恐怕全世界第一批轮式步兵战车。伴随坦克攻击前进,威力远远超过了原来的半履带车。基本上做到坦克打到什么位置,步兵就跟随到什么位置。同时车载机关炮,则打的又准又狠,死死的压制住日军的反坦克小组。
经过二十一小时激战,总算彻底的击溃了一百师团在右翼的防御体系。抢占了一百师团身后的腰站一线,将一百师团与德州日军二十二师团联系分割开来,并直接威胁到德州战场日军二十二师团的侧后方。
而一百师团侧翼的这个防御战术和体系设计,在此后一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都成为日军用来防御抗联坦克穿C作战的主要作战模式。甚至被其移植到了太平洋战场上,应对美军坦克攻势。
只不过相对于地势平坦的华北大平原来说,在太平洋海岛争夺战之中,日军将这种战术利用作战地域的地形,加以部分改进之后效果更加的明显。再加上日军一贯修建防御战工事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偷J摸狗的天分。
在四四年底的菲律宾战役,以及四五年上半年的冲绳战役之中,给美军装甲兵甚至是步兵,带来更加惨重的损失。尤其是在吕宋岛战役期间,美军投入的坦克部队,甚至损失达到了三分之二。
对于日军的这种密集的中小火力为前,远S直瞄火力部署在控制主要交通路线,纵深隐蔽半永备工事群,或是利用地形构筑的野战工事群之中。采取远近结合,多层次火力分配的大纵深防御体系。
并采取以机枪和炮火掩护反坦克小组,利用地形和野战工事群,以及地下交通壕多路出击。与部署在纵深的直瞄火力点相互配合,对美军的坦克集群实施多种打击。搞的美军面对吕宋岛茫茫的热带丛林,几乎是一筹莫展。
只是随着战争的进展,日本本土资源的枯竭,除了火箭筒之外其余的反坦克武器数量,已经是一次不如一次。再加上日军将绝大部分的坦克,都配备到了中国战场,才没有让美国人付出更多的代价。但即便这样吕宋岛一战,美国人也损失了近千辆的坦克和装甲车辆。
日军与抗联作战之中,学到的战术并不是这一种手段。日军几乎照搬的,抗联在日军原有的反斜面战术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更加灵活,让日军在山地作战之中,即便是面对抗联的劣势兵力,也基本上无太大办法的的山地反斜面战术,更是让美国人束手无策。
而不要说太平洋上面对更加复杂地形的美军,就是抗联自己的作战部队。在面对以彼之道、环视必身,复制自己战术和防御体系来对付自己的日军,都受到了相当的损失。美国人对于损失千把百辆坦克,固然可以不在乎。
但是对于整个鲁西北战场,一共就那么多坦克部队的抗联来说,一个加强营的损失,可谓是相当的重。当然这一战损失这么大,这其中也不单单是战术上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就很微妙了。
这个一百师团在之前解救七十二师团时,在其正面阻击部队,就曾经缴获过日军仿制的德国铁拳火箭筒。但对于日军大量装备的这种与自己类似武器,却谁都没有在意,甚至有些部队都没有上报。
尽管日军三式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但一线作战部队在情报之中,依旧把这种日军最新式的坦克,划分到了一式改型之中。在日军进攻阶段出动的坦克数量,与独立战车第四旅团编制不符的情况之下,也没有进行详细的核实。
包括陈翰章在内,对于华北方面军改进坦克火力的可能性判断不足。在恩县战场对日军防御决心的估计也不是很充足,对日军纵深防御的侦察不够仔细。战前侦察重点放在了正面,对一百师团侧翼防御的重视性不够。
其实说穿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部队上下还是有些轻敌思想在作祟。围歼七十二师团的战斗进行的比较顺利,虽还没有最后解决,但那不是作战上的原因,让部队一些干部脑袋又有些高烧起来。
正像是杨震在给陈翰章的电报上指出的那样,通州之战的教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还没有打醒某些干部,脑子里面老子天下第一的念头。对一百师团右翼突击,在兵力和火力的配置上,都明显有些不够重视。
在攻击发起时,步兵与装甲兵在战术配合上有些脱节,步兵未能始终保持与装甲部队的距离。在作战之中对于日军大量步兵反坦克小组,重视度很不够。这一战的经验教训对于部队,尤其是各级的指挥员,都应该好好的总结和反省一下。
不过向一百师团侧翼穿C虽说遭受了一定的挫折,但是抗联的正面突击行动,进展相对顺利的多。在步兵为坦克打开缺口之后,正面投入的一个营外加两个坦克连的兵力,配合机动部队快速的向一百师团纵深穿C。
只是虽说突入日军正面纵深阵地,但一百师团部署在纵深的大量反坦克火箭筒,以及用来平S的八八式高炮,也给抗联的坦克部队造成了很大威胁。好在协同作战的步兵配合得力,与坦克相互配合,为坦克快速突入创造了有利的战机。
相对于严密防御的侧翼,为了解救七十二师团,正在向着枣南方向猛攻的一百师团正面,防备却远没有那么的严谨。最根本的是整个一百师团主力,采取的还是攻击态势。其侧翼部署,是在内山英太郎中将亲自再三叮嘱的,以及七十二师团的前车之鉴带来的经验教训。
在迟迟无法取得突破的情况之下,经过紧急商议,内山英太郎直接指定独立战车第四旅团长,高泽英辉大佐负责右翼防御。而正面的一百师团主力,则在内山英太郎中将的催促之下,还在玩命的进攻。
侯国忠的攻势虽说没有像枣南战场那样,打了一百师团一个措手不及,但也打乱了一百师团的整个兵力和火力的部署。如果不是原田次郎中将,在已经有了七十二师团前车之鉴的情况之下,采取多路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战术。
在枣南战场尚未完全解决,七十二师团还在玩命抵抗的情况之下。抗联突然集中兵力,对一百师团实施全线反击,搞不好一百师团的结局不会比七十二师团好的哪里去。但其正面攻击还在持续的整体态势,也造成了正面的突破,反倒是快于侧翼的穿C情况的出现。
经过三天的苦战,在付出了很大代价的情况之下,陈翰章终于将一百师团劈成了两半。同时两翼的包抄部队,也终于在日军后续六十五师团赶到之前,在一百师团身后腰站汇合,将对一百师团并独立战车第四旅团构筑的合围圈完成。
这三天的苦战下来,虽然击毁了独立战车第四旅团的绝大部分战车,但抗联投入到战场上的坦克部队也一样损失惨重。参战的坦克部队,损失了一多半的装备。这个代价对于参战的抗联坦克部队来说,可谓是相当的伤筋动骨。在完成对一百师团的分割、合围之后,陈翰章不得不将部分坦克部队撤下来整补。
在接到陈翰章的报告,正在密切关注整个战场的杨震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将手中的最后一个坦克预备队,也是抗联唯一一个装备了丘吉尔步兵坦克的独立坦克第五团,以及装备了玛蒂尔达二型坦克的两个独立坦克营全部调给了陈翰章。
这两支坦克部队是利用战役休整期,利用英国人援助的最后一批步兵坦克,以及苏联人用来交换美制中型坦克的英制丘吉尔坦克,组成的两支坦克部队。将这两支坦克部队交给陈翰章之后,杨震手中已经再无任何装甲预备队。
也就是说杨震已经将除了津浦路方向的坦克集群之外,剩余的所有坦克力量,全部调给了陈翰章。在下一步作战之中,陈翰章不可能再得到后续的装甲支援。能不能在预定时间之内,完成对作战计划,就看陈翰章能不能有效的利用杨震给与的最后增援。
尽管为了增援鲁西北正面战场,杨震抽光了自己手中的最后装甲预备队,但这个增援却是杨震必须要给的。陈翰章在德州以西战场的能不能达成战略目标,是关系到此战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只要能解决一百师团并重创部分日军后续兵力,这一战整个战局的主动权就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算日军集中大批兵力在祁口一线登陆,就算在晋东南战场日军突破晋冀鲁豫军区的拦截,穿C到正太铁路沿线,也已经无法改变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