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穿越小说 > 1926之崛起 > 第四百二十八章布局还是发生了(一)
    第四百二十八章布局还是发生了

    虽然刘长春和于希渭这两个人,现在都是东北大学的学生,并不是山西人,可是这两个人名声响亮,贾景德和赵丕廉也是知道的,尤其是在宋哲武向两人介绍了他的奥运计划后,贾景德和赵丕廉两人对于组团参加奥运会更是信心满满,坚决支持。

    有了两人的支持,宋哲武马上致电王正廷,把他想要组织代表团参加明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想法告诉了王正廷,并表示所有费用,全部由他来解决。

    王正廷正苦于没有经费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而焦急,而且想一想就让他沮丧,堂堂中华民国,竟然拿不出钱来组织体育代表团参加国际体育运动的最高盛典,这让对体育运动充满热情的王正廷很是心灰意冷。尤其是,政府并不是真的没有那十几万元蒋委员长随便甩给那个军阀的还不是几万几十万,更不要说还有几百万的呢因为他也从没有奢望要大规模参赛,只想组织一些优势项目就可以了,费用不会很高。

    而看宋哲武的计划,这是要全面参赛,而且在有些项目上还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意思,这样大规模参赛,可就不是十几万,几十万就能解决得了的了。

    王正廷本以为宋哲武要这个副主席,仅仅是为了作作秀,改善一下他军阀的形象罢了,让他十分意外的是,这个宋哲武还真动真格的。

    这自然让王正廷极为高兴,马上和宋哲武反复电商如何进行运动员的选拔以及培训问题,中国人首次参加的奥运会的组织工作,就在两人的电报往来中,悄然正式启动了。

    按照宋哲武和王正廷商定的计划,把明年在太原举行的华北运动会取消,改为今年八月一日在太原举办全国奥运选拔赛,然后运动员在太原集训,游泳项目在上海进行选拔和训练。同时,王正廷还要负责在全国选拔优秀教练,负责运动员的集训。

    所有这些工作,都有王正廷和赵丕廉、张泳、张成武具体组织,贾景德帮助协调,经费由宋哲武全权负责解决。

    既然要举办选拔赛,那就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比赛和训练场地。北方师范大学倒是有一个,可是宋哲武认为哪个运动场较小,只能容下不足万人。这不利于宋哲武想要借此在山西掀起青年热爱体育运动,进而增强民众体质的。

    特别是既然要在太原集训,那就得有室内外训练场地,而现在太原基本就没有,这是必须要新建的。

    因此,宋哲武指示贾景德和赵丕廉另选地址,修建一个新体育场,不仅要能容得下3万人以上,还要有配套的室内训练馆,以便选拔赛后运动员有训练和休息的地方。。。。。。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美国人这里刚刚消停下来,上海《申报》又来给宋哲武添堵。

    申报上一篇署名史珍的文章,开始激烈攻击达卿公司和它背后的老板宋哲武,说他们“崇洋媚外,轻视国人”。

    “崇洋媚外,轻视国人?”

    这个帽子可是着实让宋哲武大吃一惊,再看文章内容,宋哲武也不由得连连苦笑不已。

    史珍之所以指责达卿公司和宋哲武,主要是因为他们上次把百分之九十的紧俏货物都卖给了外国人,而只有一成的货物内销,以至于几天之内全部商品就完全脱销。

    不要说那些家用电器现在在黑市上价格飞涨,就是丝袜,现在也达到了50大洋一双的黑市价,即使这样,还是有价无市。

    史珍的指责让宋哲武很为难,他真实的想法和计划是不可能现在跟这个史珍说明的,如果不说明情况,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申报》再不要刊登这样的文章,可这件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这个《申报》的老板史量才号称上海报业大王,根本不缺钱,也就是说不能用钱来收买的。

    可偏偏这个史量才又倔强正直得很,坚持认为报纸是民众的口舌,总要为人民说话。要想不要他在刊登攻击自己的文章,不说出个所以言来,他是不会答应的,这让宋哲武很是头痛。

    就是这个史珍,宋哲武也是领教过她的厉害点,她当年在汉口尖酸刻薄的提问,宋哲武现在还言犹在耳,想要让她不再写这样的攻击性文章,恐怕她就不会答应。

    没有办法,宋哲武只好要在上海的达卿公司出面,想办法解决这件事。如果再让这个史珍写这样的文章,那可对他的声誉有极大坏影响。

    接到宋哲武的电报,虞洽卿、李远达、马应彪立刻紧张起来,宋哲武现在可是他们的大金主,如果他们处理不好这件事,万一这个老板要是生起气起来,那他们的生意可要受大影响了。

    不过,对于和史量才打交道,虞洽卿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如果是其它报纸,那就好办多了。虞洽卿只要打个电话,甚至派人把他虞洽卿的名片送去一张也就摆平了,再难缠一些的,最多也就是虞洽卿给杜月笙打个招呼也就完了。

    可是,这些办法在史量才那里全都没用,这个史量才素以强项著称,只要不合他的意,那就是油盐不进,谁劝都是不好使。

    想要请人去跟史量才说和,可又找不到能让史量才改变主意的人。

    他们琢磨了几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最后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三人直接去找史量才,当面跟他说清楚,或许这个史量才还会给他们一点面子。

    三人见到史量才后,也不多罗嗦,直接就告诉史量才,他们之所以限量在国内销售,实在是因为这些紧俏商品的成本和售价相比,相差太过悬殊,他们不忍这么赚中国人自己的钱,乘着现在能卖上高价,就是想要狠狠赚那些外国人的钱,等到价格降低后,一定敞开供应国内消费。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事情办的竟然出奇的顺利。

    史量才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在得知事情的原因后,马上指示报馆,以后不要再在这件事上攻击达卿公司和宋哲武了。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是31年七月底。虽然中原大战结束一年了,国内已经没有哪个地方势力敢于轻易挑战南京中央政府的权威,可是在关内,战乱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甚至还有一些不信邪的,误以为蒋介石这只老虎有些疲惫了,还真就敢再次冒险摸摸这老虎屁股。

    在这半年时间里,不仅四川以刘湘、刘文辉等人为首的四川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混战成一团,闹得四川战乱不断,民众苦不堪言。在江西和鄂豫皖的大别山区,终于完全腾出手来的蒋介石,也开始以中央军为主力,大肆围攻他视为心腹大患的红军,让这几省狼烟滚滚,烽火不绝。

    还在2月,蒋介石就任命军政部长何应钦为南昌行营主任,负责组织对中央苏区展开第二次大规模‘围剿‘。

    蒋介石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在这次‘围剿‘中,‘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彻底消灭在江西和鄂豫皖越闹越凶的共党红军。

    3月下旬,中央军刚刚在中原大战后缓过气来,蒋介石就增调第5师和刚刚归顺中央、被蒋介石很看重的江西清乡督办孙连仲的第第第一次‘围剿‘失败后留在中央苏区周围的第第19路军等部,共18个师、3个旅、3个航空队共20万人展开了对江西中央红军的围剿。

    红军在朱毛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集中兵力,连续作战的战术,共歼中央军3万余人,缴获各种枪2万余支,炮30门,电台2部,不仅粉碎了中央军对江西苏区的第二次围剿,还趁势占领赣东、闽西北广大地区。就连素以骁勇著称的原西北军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也被吃掉了一个旅。

    与此同时,中央军集中10余个师,第二次围剿,也在5月底失败。

    不甘失败的蒋介石立即又于6月21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事顾问到南昌,亲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23个师另3个旅,约3第三次“围剿”。

    在加紧围剿红军的同时,蒋介石自然也没忘了要整治那些地方势力,随即发布了统一国家军队番号的命令。

    这个命令,就是取消各地方势力部队的各自番号,中央军和各地方部队统一由国民政府发布番号,没有番号的那就是匪,就必须解散。

    其中宋哲元的东北边防军第三军正式番号为国民军第二十九军,晋绥军四个军番号依次为国民军第三十二军至三十五军,宋哲武部番号为国民军第三十八军至五十军。

    蒋介石自然不会相信仅仅改了一个番号,这些地方杂牌就成为真正的中央军了。不过,这只是他军队中央化的第一步。

    这样做,虽然蒋介石暂时还拿这些地方势力的军队没有办法,难以改变这些地方势力把各自军队当做个人私产的行为。可是,这会为他后续整治这些杂牌提供更好的借口和更充足的理由。

    再有一个好处就是,军队都以中央颁布的统一序列番号命名,也可以让这些部队的将领们,尤其是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们知道,他蒋中正才是所有中队的最高长官,他们所效忠的那些“军阀”们,都是他蒋中正的部下,可以增加地方军队对中央的认同感。

    蒋介石这一手,还是很有作用的,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就是,在华北原本受张学良整编的宋哲元部和晋绥军、孙殿英部,现在都有了中央政府下达的正式番号,虽然他们名义上还受张学良节制,可实际上他们和东北军一样,都成为了中央军的一部分,宋哲元、孙殿英和晋绥军将领们,对张学良的认同感消失殆尽。

    张学良想要逐渐彻底控制这些部队,并把他们逐渐纳入东北军体系的愿望也落空了。失望之下,张学良的军饷也开始时有时没有,这些被整编的部队只好就地筹饷。

    要就地筹饷,晋绥军还好办,这山西原本就是他们的地盘,饷源自然都在他们控制之下。可宋哲元和孙殿英就惨了,开始的时候还由徐永昌接济他们一些,可是阎锡山为发动中原大战,已经把许多税赋提前收去了,这时再要加税,徐永昌等人都不忍心,只好节省着一些,先把今年躲过去再说了。而且,晋绥军的将领们也抱着要把宋哲元挤出山西的目的,一直反对再给宋哲元和孙殿英接济。

    可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没有余钱在资助友军了。

    孙殿英倒好说,你们不给,我自己去找饷源,拉着部队就上山了,占据了晋东南和太行山南麓,自己设卡收税,就是晋绥军物资要过卡,那也得多少留下些买路钱。

    可宋哲元的西北军就不行了,西北军一向军纪很严,除了几个胆大的向韩复榘和石友三等人,其它的将领们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虽然现在冯玉祥已经不在部队了,可是这以养成了习惯。

    几万部队总不能没饭吃啊?萧振赢有主动请缨,跑到南京去找蒋介石。

    见到蒋介石后,萧振赢力陈二十九军能在山西立足的好处,指出在山西的各方势力越多越好,这样就可以互相牵制,二十九军在山西,不仅是晋绥军,就是张学良和宋哲武也都要有所顾忌。

    对于萧振赢的话,蒋介石深以为然,既然二十九军来找他,那说明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这个时候更能收拢人心。

    于是蒋介石很大方地答应每月给二十九军30万大洋的补贴。

    30万大洋虽然还不够二十九军发军饷的,可是吃饱饭还是足够的,这让二十九军上下欢欣不已。

    不过,自从蒋介石给二十九军30万的补助后,张学良就彻底断了二十九军的军饷,二十九军上下也从此彻底对张学良不再抱任何希望。

    除了中央军和红军在南方打得昏天地暗,在北方也是暗流涌动,凶险无比。

    张学良去年率十万东北军入关后,石友三立即通电响应,然后带着部队就自行进驻河北省南部和北部的三十余县,自己委任县长,就地筹饷,俨然成

    为一方小诸侯。

    石友三虽然在河北占据一块地盘,但兵多钱少,入不敷出,且名义不正,这让石友三感到终非长远之计,于是极力向张学良靠拢。

    为了让张学良不对他有戒心,今年春节期间,石友三亲赴沈阳面谒张学良,向张学良表示真心加入东北军的愿望。

    张学良对于石友三的这支西北军精锐也很看重,如果能让石友三真心归附,那他的力量就会更加强大,他在北方几省的地位也就会更稳固。

    因此,张学良对石友三也是极力拉拢安抚,应允将石友三的部队改编成第十三路军,委任其为总指挥,先发给饷银20万元,以资军用。

    这让石友三欣喜万分,为了让张学良对他放心,一再请求张学良派员到他的部队去,协助他指挥整顿部队。

    对于这件事,早有张作相等人劝说张学良,说石友三反复无常,要他对其多加小心。张学良正好顺水推舟,派石友三的同乡张云贵任该部秘书长,宋光烈为副官长,意图逐渐控制影响石友三的部队。

    可就在这时,蒋介石密电张学良,称石友三阻断平汉线交通,意图谋反,要张学良扣押石友三,并趁机解决其部队,以恢复南北交通。

    随同石友三一起来沈阳的毕广恒,前一段时间在北平可没有闲着,按照石友三的授意,他不惜重金上下联络张学良的心腹,蒋介石的来电被人悄悄透漏给了毕广恒,当然毕广恒又得出血,拿出了5万大洋。

    得知这一消息后,石友三急忙向张学良辞行。可张学良就是不放石友三走,一面挽留石友三再住几日,一面同蒋介石往来电商,替石友三开脱。

    最终虽然张学良说服了蒋介石,替石友三挡下了这次灾祸,可是也已经把石友三挽留在沈阳一个月了。

    为了让石友三安心留在东北军,张学良决定按照石友三的实编人数,每月给其补充军饷60万,加上石友三在他占据的地盘内收取的税款,石友三这时终于有了充足的军饷了。

    可石友三却不领情,他认为张学良春节期间之所以不放他回部队,就是准备万一蒋介石坚持要杀他,好随时抓他,被张学良硬留在沈阳一个月,说穿了,也就相当于张学良扣押了他一个月,睚眦必报的石友三自然不会这样忍气吞声地安生呆着。

    各位书友,看在深蓝很努力的份上,多给几张推荐吧感谢“cn2541”书友的打赏